请注册或登录会员!

用户名:

密 码:

验证码:

图书分类
A.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
B.哲学,宗教
C.社会
D.政治、法律
E.军事
F.经济
G.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
H.语言、文字
I.文学
J.艺术
K.历史、地理科学
N.自然科学总论
O.数理科学和化学
P.天文学、地球科学
Q.生物科学
R.医药、卫生
S.农业科学
T.工业技术
U.交通运输
V.航空、航天
X.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
Z.综合性图书
公司新闻>>
公版书有多乱,就有多重要
 来源:  更新时间:2020-08-04 12:17:11

 

孩子学校推荐他们在二年级阅读三本书,《论语》《海底两万里》和《一千零一夜》。为什么是这三本我没有兴趣探究,反正肯定有关于全面发展、古今中外远大理想之类的东西在起着作用,这里主要说后两种公版书。

       这两本书的译本很多,让人眼花缭乱。大多数译本刻意不突出译者,显然,译者在这里不是加分项,或许是减分项。那么这个译本是靠什么在世上活下去呢?是靠装帧、靠广告语、靠原著的辉煌、靠官方对这本书的加持(其实还是以往某位译者的功劳)、靠折扣?

       这些不被突出的译者,甚至不出现在销售页面的译者是什么人呢?是在读研究生、翻译公司、三五流院校的文科老师(注意,非外语专业)、自由翻译,当然,还有翻译软件。

        这些胡乱翻译,甚至“中译中”的译本,希望大家一定要谨慎购买,注意鉴别译者和出版社。

       说到这里,肯定有人以为我反对公版书,反对一本多译。

        相反,我坚持认为,公版书是人类了不起的成就,是现代社会一个罕见的共识,是一个庞然大物,它的贡献不可抹杀。公版书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一种标准或者符号,无法想象标准和符号也要收费、限制使用的情形。

       春节假期去泉州,在南少林看到一幢楼:藏经阁。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抗拒不由自主冒出来,藏经楼里面都是什么?为什么藏?目的是什么?无非就是知识垄断,无非通过将人群分为三六九等、把核心知识限定在所谓高等传人身上。有网友指出,藏经楼的建立恰恰是为了更好的文化传播,但我还是觉得,它依然在设置门槛乃至障碍。

       如果藏经楼及其机制铺天盖地,并且藏住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那些:四大名著、经史子集、欧美文学,会是什么状况?是中世纪、是等级森严。这种情况下,如果父辈不能读书,下一代大概率也别想读了。

        而具体到今时今日,假设《红楼梦》也是独家版权,又被教育部门所推荐,这是什么概念?很简单,它的价格可以取物价部门规定的上限,如果物价部门不介入,可以取承受力的上限,并且驱逐掉全部的市场竞争,与汽油相似。


       2018 年 6 月,总署开始把公版书选题挂起来,不是说不给做,但显然不再允许随便做。这其中有什么道理?无非是版本太多了。诸如《小王子》,因为表面上行文简单而短促,是人是鬼都可以翻译,市面上版本大概 200 种,总署参考“一管就死,一放就乱”的历史经验,折中地管一下,非常恰当。

        问题是,有这么多的翻译和阅读需求不是作品本身的错误,与之相反,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相对应的,菲利普罗斯的书和顾前的书永远不可能有太多版本,因为他们是补充、提升类的书,另一些书,比如一些世界名著,它们是基础。从基础到提升,译本数量是一个锐减的过程。

        如果让总署去干鉴别译本优劣这种极为专业的事,以决定是否放行,显然不现实,起码光是工作量就让人崩溃。所以总署应该不管版本多寡,一律放行,而后续委托相对权威的机构、尤其多家属性不同的机构,来检查译本优劣,对劣质译本按质量问题处理即可——有人觉得这也不现实,因为很多机构让人没办法信任,而评估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总是存在。但这还是值得一试,公版书的本质在于共享和普及,在于版本的多样。公版书中的“名著”,应当与时俱进,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更多知识内涵和全新的阅读体验。   

       可惜这一切已经被一哄而上的现象摧毁了,读者和为孩子选书的老师、家长们深受其扰:

       作为一线语文老师,语文书的教材上有推荐名著,但是从来不说书的版本,老师和家长经常要挑花眼,而且这些书的价格差异非常大。很多书看着封面精美,实际上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阉割书、节选本。以四大名著为例,很多青少年版就是节选,甚至是改写。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不知道挑书要看出版社,要看前言介绍。

        ——豆瓣网友:风袖舒吟

         我初中时候贪便宜买过一本 10 元的装帧优美的《海底两万里》,那时候看了几页就觉得看不下去了,不明白里面写的是什么。过了两年,心智提升了一点。再去看,发现是翻译毁了那本书。从此我再也不会看翻译糟糕的书了。当然,排除那种只有一个译本的,那实在是无奈。

——豆瓣网友:猫time

         在吐槽的同时,也有网友看到了背后的一些因素:

        吐槽现如今的翻译水平之前,编辑请摸摸良心叩问一下自己。有什么样的翻译,背后就有什么样的编辑,一本译作从无到有,80%在于后者。

——虚心

       出版社低报酬、无把关、无校对、零设计感、篡改书名的公版书出版策略只能出产烂翻译。该反思一下出版社对公版书的重视程度,公版书是经典,好的译本对于读者来讲非常重要,出版社有权且必须淘汰烂翻译。

——豆瓣网友:鹿的蓝眼睛

       而对一个读者或家长而言,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主动或者被动地去摸清楚出版业状况,以一个纯粹消费者的态度看待一本书。我们在选择一双鞋子、一件家电的时候会全盘考虑,有时候但凡发现某一点不满就换一款式或品牌,买书也应理性如此。

 

        1992 年,中国加入《世界版权公约》后,开始注重国外著作版权的保护,这直接带来了公版书。这本是幸运的事,可以让一家出版社(译者)无障碍超越前人。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哄而上的翻译乃至篡改书名(把名著名字改成死去活来的抒情长句)的乱象,这是一种卑劣秉性在出版业的反应,需要冷嘲热讽和吐嘈,但公版书本身仍旧是伟大的。



联系电话:13873182216 0731-85162216 地址:长沙市天心区芙蓉中路三段268号蓉苑C栋703房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7 湖南书山有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